對于80、90后的朋友來說,摩托羅拉,這家來自美國的通訊公司大家應該是非常熟悉的。我們曾經在香港電影中看到黑幫老大拿著摩托羅拉的“大哥大”,也曾無數次聽到那句熟悉的“Hello Moto”,摩托羅拉的產品,可以說伴隨著我們成長。但是,這家美國的巨頭,也由于自身的原因,逐漸走向衰落,甚至兩次易主。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這家跨國巨頭衰退的?或許我們可以從這家公司的歷史中尋找答案。
1.“二戰(zhàn)”成名
摩托羅拉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牌。它原名為高爾文制造公司(Galvi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創(chuàng)立于1928年,由創(chuàng)始人保羅·高爾文的名字命名。隨后,高爾文制造公司在1930年推出了一款車載收音機,并將其命名為“MOTOROLA”,由于產品極受歡迎,最后,高爾文制造公司索性將公司名稱更改為摩托羅拉公司。
摩托羅拉是世界上最早研發(fā)無線電通信的廠商,曾經,摩托羅拉就是無線電通信的代名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摩托羅拉研發(fā)出了便攜式無線電收發(fā)機SCR-300和手提式對講機SCR-536,并交付給美軍使用。摩托羅拉的產品能被美軍認可,足可以證明它在無線電通信的實力。
這也為摩托羅拉定下了品牌特性:穩(wěn)定耐用,通信性能優(yōu)越。
二戰(zhàn)以后,摩托羅拉逐漸壟斷了無線通信市場,從最早的“大哥大”、BP機,到后來的移動手機,無數人都在使用摩托羅拉的產品。在智能機時代來臨之前,摩托羅拉一直是通訊市場的霸主。
2.世界上第一臺“手機”
從我們認知的角度來講,摩托羅拉發(fā)明的第一臺手機,根本不能稱作手機,它更像是一塊可以通話的磚頭。1973年,摩托羅拉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手機DynaTAC,這臺“磚頭”重約2磅,需要充電10小時,僅可以通話半小時,而售價卻高達3995美元。
摩托羅拉開發(fā)這款手機,用了超過10年的時間。而用這臺手機撥出的第一個電話,也十分有趣。研究團隊的領導人馬丁·庫帕(Martin Cooper),走到了曼哈頓的大街上,用這臺沒有繩子的電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在眾人的注視下,馬丁·庫帕按了一串號碼,過了一會,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這個男人,就是馬丁·庫帕的競爭者,來自貝爾實驗室的尤爾·恩格爾(JoelEngel)。一個新的時代誕生了,人們終于可以隨時隨地打電話了。在模擬信號的時代,雖然手機的價格不菲,每臺都要上萬人民幣,但摩托羅拉憑借著自己強勁的研發(fā)技術,逐漸壟斷了這一市場。
3.數字信號時代的沉淪
作為模擬信號時代的霸主,摩托羅拉不希望數字信號時代過早的來臨。過早的放棄模擬信號手機,就等于放棄自己廣袤的市場??墒?,時代并不能由一家公司掌控,就在摩托羅拉還在停滯不前的時候,諾基亞擁抱了當時最新的GSM通訊技術,趕上了數字時代的大潮,推出了不少優(yōu)秀的產品,成為了新時代的佼佼者。雖然后來,摩托羅拉憑借著技術的優(yōu)勢趕了上來,但是在數字時代,各家的技術差距并不大。諾基亞以其操作界面簡單,設計精美等優(yōu)點,逐步占領了市場。而以技術見長,工程師文化非常嚴重的摩托羅拉,顯然沒有這方面的優(yōu)勢,沉淪也就在所難免了。
4.銥星計劃
摩托羅拉的沉淪,不只是因為2G時代的后知后覺。銥星計劃也加速了這個偉大企業(yè)走向衰退的過程。
這個計劃的目的是組成一個通過衛(wèi)星覆蓋的全球通信網絡。為了完成這個任務,要發(fā)射77顆低軌道衛(wèi)星,在元素周期表上排名第77的元素是金屬“銥”,所以命名為銥星計劃。從科技的角度來看,這個計劃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商業(yè)上,這個計劃就是一個失敗品。使用銥星服務的電話,每臺售價是3000美元,而且每分鐘的話費要3-8美元,這不是一個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價格,所以到了1999年,銥星公司提出破產保護,2000年,這個宏偉的計劃,正式宣告失敗。而摩托羅拉,在這場宏偉計劃中損失慘重,逐漸衰退。以致于被迫分離了旗下半導體業(yè)務部門—半導體元器件集團(SCG)。
5.功能機時代最后的輝煌
摩托羅拉在沉淪了數年之久后,終于推出了一款令世人矚目的產品,那就是RAZR V3。
這款產品是2004年上市的,在那個功能機“傻大黑粗”的年代,V3薄如刀片的設計,一下就抓住了人們的眼光。同時,V3在工藝上也下足了功夫,外殼采用了航空鋁材料,內部集成度也非常的高,使用四層PCB板設計,使V3做到超薄成為可能,鍵盤則是由一塊鍍鎳銅合金加工而成,做工可以說非常扎實。依靠這款產品,摩托羅拉在2005年全年利潤翻了一倍,手機出貨量增長了40%,摩托羅拉也重新煥發(fā)了生機。但是,摩托羅拉似乎又犯了老毛病,它并沒有選擇繼續(xù)研發(fā)新產品,而是選擇了“吃老本”,在V3的基礎上進行各種各樣的修改,陸陸續(xù)續(xù)推出了V3i、V8、V9等產品,這也是摩托羅拉在功能機時代最后的輝煌。
6.擁抱Android系統(tǒng)
轉型期的陣痛很多廠商都體驗過,摩托羅拉也不例外。在V8、V9無法吸引更多客戶的時候,摩托羅拉宣布轉型,推出了Android系統(tǒng)的手機。摩托羅拉推出的第一款安卓手機是 MOTO CLIQ,側滑全鍵盤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第二年摩托羅拉推出了里程碑Milestone,這款手機以其硬杠的外形和優(yōu)秀的配置,成為了摩托羅拉的又一款翻身之作。
隨后,摩托羅拉似乎開了竅,先后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安卓手機,銷量都還不錯。這里面最著名的,應該就是三防手機,被廣大用戶稱作“戴妃”的defy——ME525了。
這臺手機是摩托羅拉為數不多的在價格和性能上做到均衡的產品。Defy搭載了和Milestone同型號的OMAP 3系列處理器,3.7英寸的屏幕,同時具有IP67級的防塵放水。在2011年的安卓手機市場,這臺手機幾乎蟬聯了數月的銷售冠軍;在各大論壇,ME525板塊的刷機帖子層出不窮,當年的刷級大神們使出渾身解數,將defy這款機器優(yōu)化得異常好用。當然,這都是和摩托羅拉出色的硬件研發(fā)能力分不開的。
雖然摩托羅拉在安卓早期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但是摩托羅拉的大公司病依舊沒有改變。在看到一些產品成功的時候,摩托羅拉并沒有選擇繼續(xù)研發(fā)新產品,而是不斷地完善舊產品。在安卓機都在堆配置的年代,摩托羅拉一直采用低配置,結果銷量慘淡。
7.被谷歌收購,慘淡收場
2011年對于摩托羅拉來說,絕對是與眾不同的一年。摩托羅拉被分拆為摩托羅拉移動和摩托羅拉解決方案以后,谷歌公司以12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其中的摩托羅拉移動。谷歌此舉是為了摩托羅拉的專利,從而提升谷歌公司在移動設備技術方面的能力。被谷歌收購以后,摩托羅拉在2013年推出了MOTO X手機。
這款手機下足了本錢,使用了定制版的720P AMOLED屏幕、低光拍攝優(yōu)化得非常好的Clear Pixel鏡頭,還上線了后殼定制服務moto-maker,甚至摩托羅拉還為它獨家打造了一顆X8芯片。雖然這是一款非常智能的手機,但是大家還是不愿意花大價錢去購買一臺性能一般的手機。最終,這款手機只能一再降價,慘淡收場。
8.再被收購,欲改變命運
2014年,摩托羅拉再次易主,谷歌公司以29億美元的價格,將“空殼”一般的摩托羅拉公司賣給了聯想。而聯想在收購摩托羅拉以后,也對它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2016年,摩托羅拉推出了Z系列手機,這個系列的特點就是將手機的配件模塊化。
摩托羅拉分別打造了電池模塊、哈蘇相機模塊、音響模塊、投影模塊等,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產品體驗,大大增加了可玩性。摩托羅拉能不能通過模塊化產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總結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形容摩托羅拉,我覺得用“沒落的貴族”一詞最為合適。摩托羅拉作為最早發(fā)明手機的公司,在產品研發(fā)這個層面來說可以說無人能敵。無論是最早的“麗音技術”,還是后來在moto x上出現的“X8 芯片”,都是摩托羅拉重視研發(fā)的成果。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摩托羅拉也是由于自身的工程師文化過于濃重,重視技術而忽略了市場運作,從而效率低下,無法在快速的市場變化中把握航向,最終導致了被收購的命運。當然,摩托羅拉也在尋求著改變,在被聯想收購以后,通過推出模塊化手機,打造出了另一條差異化路線,不過這條路線能否使聯想掌舵的摩托羅拉再次回到手機行業(yè)的第一梯隊?就讓我們通過未來的產品尋找答案吧。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CNMO | 聯系我們 | 站點地圖 | 精英招聘 | CNMO記事 | 家長監(jiān)護工程 | 舉報不良信息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發(fā)郵件給我們
京ICP證-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