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樂1量產機樂碼在今日頭條開售,49萬人參與搶購,僅8秒售罄;4月21日,200臺樂1工程機被1秒搶光;5月19日,20萬臺樂視超級手機在樂視商城現貨首發(fā),1萬臺樂1 Pro1秒售罄,19萬臺樂13分46秒售罄,24小時內,樂視超級手機現貨搶購+預售量超500,000臺,創(chuàng)旗艦機單日銷售紀錄。
作為初入紅海的新品牌的首代產品,樂視超級手機系列的市場表現堪稱驚艷,甚至完全超出了樂視自己的預期,而首發(fā)當日760萬人同時在線參與搶購的盛況也一度讓樂視商城服務器處于崩潰的邊緣,出現了系統(tǒng)響應緩慢 、“排隊”和“丟單”等問題,在經歷各式的“秒速驚魂”之后,樂視手機團隊于21日召開“519搶購媒體溝通會”,向媒體和用戶袒露了近期樂視手機取得的成績以及所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
搶購火爆 生態(tài)服務模式初見成效
5月5日開啟預約至5月19日截止預約期間,樂視超級手機累計預約量超過1300萬臺,并且自發(fā)布以來的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接連創(chuàng)造了工程機預約和售罄紀錄、首日預約量、首發(fā)售罄時間等多項旗艦機行業(yè)記錄,不得不承認,樂視手機的市場表現是喜人的,在溝通會上,樂視移動總裁馮幸也毫不掩飾自己對樂視手機現階段所獲成績的興奮情緒。
樂視超級手機的火爆,同時也帶動了樂視手機銷售平臺—樂視商城的流量增長。艾瑞監(jiān)測顯示,5月4日至5月10日期間,樂視商城一周總覆蓋人數達到1236萬,環(huán)比增長了18%,排名B2C商城第四,僅次于天貓、京東、蘇寧三大商城。而日均覆蓋人數接近250萬,環(huán)比增長了47%,排名升至第五位。預計,隨著手機預約活動的火爆進行及5.19搶購活動的進行,樂視商城流量新一周的數據,還將出現大幅的增長。
更值得一提的是,樂視商城數據顯示,購買超級手機的用戶群體中,60.83%的用戶選擇裸機,39.17%的用戶選擇會員機,而在購買會員機的用戶中,購買1年會員機的用戶比例為61.26%,選擇“0元購機”的用戶比例則達到了10.47%。10.47%的用戶選擇“0元購機”,意味著超級手機為用戶量身打造的新生態(tài)服務模式——硬件免費、服務收費的新消費模式已得到用戶認可,通過這一服務模式,樂視從為用戶提供生態(tài)服務中獲取收益,之后也將倒逼自己不斷為用戶提供超值的產品和服務。
百萬級供應應對千萬級需求 挑戰(zhàn)艱巨
樂視手機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就是產能,在首批供應的20萬臺手機中,樂1pro只占到了1萬臺,由于全金屬機身+無邊框ID+全懸浮玻璃的工藝過于復雜,融合生產難度極高,大大限制了前期產能爬坡的速度,不過隨著供應鏈的完善,這一情況將很快有所好轉,馮幸表示,6月份,樂1pro現貨供應量能達到8萬臺,樂1供應量達到45萬臺;7月份,樂1pro的供應量達到15萬臺,樂1供應量為45萬臺,進入8月份,樂視超級手機的供應量將逐漸穩(wěn)定,預計第四季度后,超級手機單月產能將達到百萬臺。
現階段,為了更好的滿足預售用戶的需求,樂視將調整現貨搶購和預售量的比例,下一次現貨搶購的現貨量由20萬臺調整為10萬臺。同時,樂視商城目前也調整了超級手機的預售發(fā)貨周期,其中樂1預售發(fā)貨周期為4—5周,樂1pro的預售發(fā)貨期延長到7-8周。
短短3分46秒時間內,760萬人同時在線參與搶購,創(chuàng)造了單品同時在線搶購新紀錄,但也造成了樂視商城系統(tǒng)擁堵的問題。樂視集團戰(zhàn)略項目管理部副總裁吳亞洲解釋道,瞬時流量過大、官方預估不足、黃牛擾亂秩序、忽略細節(jié)是導致系統(tǒng)擁堵的主要原因,未來,樂視商城將進一步完善防黃牛機制措施,在更多細節(jié)上予以重視,盡量規(guī)避相同問題的出現,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購機體驗。
線上是主力 線下不可缺
為緩解部分線上未搶到超級手機的樂迷情緒,同時將LePar作為樂視商城在線下的延伸,5月24日,樂視將拿出6000臺樂1裸機+4個月全屏影視會員版本在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深圳、成都等6地lepar體驗店開啟線下預約搶購,未來,線下預約搶購將成為常態(tài)。
最后,樂視官方還透漏,將在6月初啟動樂Max全民定價第二季活動,邀請樂迷投票選出樂Max量產機的最終價格。目前,200臺金、銀兩色的樂Max工程機已于5月19日下午14:00在樂視商城開始預約,6月2日上午10:00停止預約,正式搶購時間為6月2日中午12:00。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關于CNMO | 聯(lián)系我們 | 站點地圖 | 精英招聘 | CNMO記事 | 家長監(jiān)護工程 | 舉報不良信息
Copyright © 2007 -
北京沃德斯瑪特網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發(fā)郵件給我們
京ICP證-070681號 京ICP備09081256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6320號